一边啃甘蔗,一边听古仔|我在海外过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一年清明时。
随着清明临近,许多华人华侨选择不远千里,踏上返乡祭扫之路。
很多读者好奇,那些在海外已繁衍几代的华人和无法返乡祭拜的游子,他们会过清明节吗?又是怎么过清明的?
我们采访了马来西亚、日本、美国、英国的朋友,听他们讲述个人专属的清明记忆。
马来西亚
QING MING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李振光
母亲给参加扫墓的孩童发甘蔗
大家边慢慢吃边听老故事
“对我而言,扫墓的意义并非在于祭品多少,也不在于仪式是否隆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新生代逐渐萌发起对先人的感恩报恩之心,慎终追远。”
马来西亚华人、祖籍广东新会、80余岁的李振光回忆,“小时母亲等长辈带孩子们去扫墓,总喜欢买上好些甘蔗,拜祭仪式后让我们一边慢慢吃,一边听家族的历史、先人的故事。”
马来西亚广东义山位于吉隆坡市中心,随华人移民海外而产生,是民间团体管理的公冢,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安息着逾20万名逝者。
作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多年的管理层,李振光见证了太多的人间悲喜。
对于清明和祭扫,他一直提倡环保简约、破除迷信、重在心诚。
花钱请人祭拜?外嫁女不能回娘家祭拜?
李振光对此说“NO”!
在他看来,纪念先人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淌,而非索取福报或做给人看,重在心诚而非形式。
美国
QING MING
美国硅谷美术馆馆长段昭南
对祖辈我们不忍忘本
对孩子我们也希望不要忘本
“也许是日子越来越临近清明,我想故人旧事的万千思绪也杂乱浓烈,东一下西一下让人有点魂不守舍地烦心,最多时候是想起我的父亲……”
在微信朋友圈,美籍华人段昭南先生用文字述说着自己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段昭南祖籍云南剑川县,出生于四川成都。
他说,长大后,清明是他看得最重的日子,因为“这个日子是我们不肯忘本的一个流露”。
“对于祖辈我们不忍心忘本,对于孩子我们也希望不要忘本。忘记、弄丢这一天,就如同家破人亡一样的凄惨渺往。”
每年清明时节,段昭南时常作画写诗,把日子里或喜或悲的思绪记录下来,以期获得一份久久不灭的新盼望……
回忆起幼年时的清明节,段昭南仍清楚地记得许多细节。
“一大早我的外婆就开始准备清明上坟的供品,她一个人不停歇地做着,把炉香、太平干丝、红烧梅干菜放进篮子里,临走时还泡了一壶茶叶末子茶。老坟在马群,她们早出晚归,小脚上上下下属实辛苦。”
段昭南现任美国硅谷美术馆馆长,每年临近清明,他所在的机构都会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清明主题”,将“节”的定义融入到创作中。
段昭南画的《荒山泪》。
英国
QING MING
英国伦敦丹青研究会会长蔡唯敏
家人相聚,郊外踏青
回味苦尽甘来
“简简单单献束花,行个躹躬礼,将这个节日当作是一场郊外踏青的家庭活动,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英国伦敦丹青研究会会长蔡唯敏说,小时侯每逢清明,祖母总会采摘一种名为“朴仔树”(潮州话译音)的嫩叶,用石臼和大米一起捶细成面粉状,加点糖制成朴籽粿。
蔡唯敏觉得这种故乡的小点心样子不仅好看,吃起来还松甜细软、苦里带甘。
“它会让人联想到过日子就是苦尽甘来、苦甘掺半,现在想起来,还会令人回味无穷。”
日本
QING MING
日中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潘桂芳
祭祖是件日常而又隆重的事
摆上六荤六素敬亲人
对旅居日本多年的日中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长潘桂芳来说,祭祖是一件日常而又隆重的事。
日本新年、中国春节、清明、七月半……他都会在家中摆上六荤六素,或更多的料理拜祭亲人。
而到每年冬至,他则尽量返回故乡,因为他的故乡莆田和广东潮汕类似,冬至才是拜祭的“正日”。
美国
QING MING
北美国际书画院院长孙晓华
尝时令美食或挥毫泼墨
与亲友茶聚怀念先人
美国洛杉矶北美国际书画院院长孙晓华也非常重视这个节日。
每逢过节,他或携家眷去洛杉矶的寺庙烧香祈福,或举家外出踏青,或挥毫泼墨吟诗作画……
更多时候,他会举办小型茶会与三五亲友相聚,端上来自家乡浙江湖州的时令美食——粽子与青团,彼此倾述对先人的思念。
新加坡
QING MING
新加坡南洋书法中心艺术总监王运开
各国拜祭文化有别
顺其自然不刻意
“以前我们会在长子长孙家里安置先人的灵位,每月初一和十五都上香祭拜。”新加坡南洋书法中心艺术总监王运开说,后来由于一些家族成员信仰不一样,家族便将灵位移至寺庙。
“每年清明大家仍会到寺庙拜祭,也会按照故乡风俗准备食物、冥纸之类,然后所有出席的家人上酒店聚餐。近两年,祭拜仪式简化,一般只是上香献花。”
王运开感慨,中西拜祭文化区别较大,融合过程可顺其自然,不用过于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