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源,浙江绍兴人,现任中国佛教慈善基金会副 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研究所客座教授, 北大博雅佛教文物考古专家,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名誉主 席,深入研究佛教文物考古及其文化传承。

君子之交,其淡如茶,一杯在握,清风徐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兴于汉唐,盛于宋,绵延元明清,振兴于当代。以丝、瓷、茶为代表的丝绸之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树立起辉煌的丰碑。
人们常说,茶禅一味也好,禅茶一味也罢,都充分说明茶禅与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说到禅,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因为杭州史称 “东南佛国”;说起茶,我还是想到了杭州,因为杭 州是“茶圣”陆羽的故乡,《茶经》首篇“南方之嘉 木也”。从神农时代开始,就有史籍记载,是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

  • 陆羽雕像

杭州自古号称“东南佛国”,素为“ 江南福地”。从东晋到唐朝,正是杭州佛教从无 到有、寺院从少到多的开山时期。吴越 国时,杭州为国都。钱氏三代五王笃信佛 教,建寺造塔200余所,开创了“东南佛
国”的誉称。

  • 唐代古刹径山寺

创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的杭州径山寺,是中国著名古刹之一, 被列为禅宗东南“五山十刹”之首,居灵隐、净慈等江南名寺之前,成为“东 南第一禅院”。相传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修炼九年,饮茶以解渴提神,渐成 佛门风尚。从此,大凡名山古刹之僧人,都劈山植茶以供饮用。径山僧人常 年饮茶参禅、以茶待客,逐渐形成一套礼仪规范,是为“茶宴”。佛门高僧 盘膝打坐,饮茶论经,鉴评茶叶,逐步形成“点茶法”。僧人还将径山的“茶
宴”礼仪传到日本,形成今日之日本茶道的一个重要流派,借此参茶悟道。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起,“茶圣”陆羽周游各地以考察茶事,并 长期隐居径山,耗费数十年心血,完成了传世专著《茶经》。陆羽也被誉为 “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的《茶经》问世,开创了中国的
茶文化。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佛教进入极盛时期,杭城内外、湖山之间梵宫佛刹随处可见,大小寺院庵堂达480余所,涌现了一大批高僧大德,成为引领佛学风尚之地。

● 杭州白云峰下中天竺寺僧人采茶去 姚国坤提供

在这里,不得不说起历史记载的两位高僧。一位是释延寿禅师,开宝八年(公元975年),钱王钱弘 向禅师问及国是,禅师反复说了八个字:舍别归总,纳土归宋。杭州从此进入“东南第一州”时代。宋代开始,在佛国里的高僧们都认识一位通判(太守)苏东坡,苏东坡与杭州的高僧也结下了深
厚的友情。据说,苏东坡有一次拜访辩才老和尚,请教治理良策。辩才法师当时已经80多岁了,在龙井寺交谈到天黑,辩才送苏东坡出了门,还破例过了门前的小溪。后人在此建了一个“过溪亭”。

  • 龙井茶鼻祖辩才法师

这里还记载了寺院栽种龙井茶的历史,至今还留有龙井“十八棵御茶”的史迹。相传在清代乾隆年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 杭州。一天,在饱览杭州湖光山色之后,带领随从巡游狮峰山,沿着清澈的 龙井泉水,走过碧绿的茶园,来到山下的胡公庙,与老和尚品茗,乾隆看那 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回味甘甜,便向和尚了解狮峰龙井的采 摘、炒制的过程,为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深深感动,并下旨将狮峰山下胡 公庙前的一片茶园(共十八棵茶树),列为“御茶”,这里从此被称为“十八
棵御茶”。

  • 杭州龙井十八棵御茶

杭州山水之间,孕育了“茶禅一味”,杭州的茶香与寺庙的禅意萦绕出浓浓的茶之韵味。其实,茶并不只是茶叶,也不只是一种饮料,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今天,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养心健身的功能和“茶和天下”的普世价值。茶道注重“精行俭德, 淡泊明志”“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和谐相融, 兼容并包”“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善于舍得,拿得起放得下”“客来敬茶,礼仪之道”。

● 中国好茶 《茶博览》杂志社供稿

杭州露天茶室 姚国坤提供

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西湖龙井茶,位居全国四大名茶之 首,杭州还有径山茶、天目青顶、雪水云绿、千岛玉叶、千岛银珍等名茶,都
受到世人的赞誉。龙井茶,虎跑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看今朝,国家还在杭州设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府“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倡导下,浙江省还倡导每年谷雨为“全民饮茶 日”。每逢谷雨前后,杭州乃至全省出现“万民共饮茶”活动的盛况,全民 饮茶之风欣然兴起。茶文化的知识已普及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及茶馆 等,杭州城乡茶楼茶馆林立,杭州本地名茶有西湖龙井、九曲红梅、径山禅
茶等。

  • 杭州露天茶室 姚国坤提供

杭州人有去茶楼喝茶的习惯,约上三五好友,可在茶楼待上一天。在杭 州的龙井村、满觉陇、龙坞、大清谷等,品茶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茶产业 也随之发展。“茶为国饮”和“以茶惠民”正在形成新的发展趋势,茶文化 的复兴和茶产业的振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小康社会
和休闲生活的到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偷得浮生半日闲,吃茶去!

  • 杭州龙井茶园 姚国坤提供
  • 素斋养生
  • 王思源,浙江省绍兴人,现任中国佛教慈善基 金会副秘书长, 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名誉主席。 潜心研究医学养生保健,传承古籍秘方。中国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 确有的渊源!素食  ,不等于素斋,并不为   佛教所独有, 但中国的素食文化与   佛门更为亲近确有其渊源。世易时   移,素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历经  流变, 并日趋成为时尚。值得关注   的是, 新素食与佛教文化仍然有着   难以割舍的缘。   佛教传入中国之   前,汉地已有素食之风,素食, 不   等于素斋,并不为佛教所独有, 但   中国的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确   有其渊源。世易时移, 素食文化在   社会发展中历经流变,并日趋成为   时尚。值得关注的是, “新素食” 与佛教文化仍然有着难以割舍的  “缘”。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地已有 素食之风,《黄帝内经》等医书中 即记载古人“养、助、益、充”的 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 为助”,并视素食为一种美德; 老 庄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也提倡寡

    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很多隐逸的文 人志士, 崇尚自然, 认为吃肉使人 气浊, 吃素使人气清, 因而追求清 气,奉行素食原则。

    原始佛教并没有规定僧人吃 素,而是随缘随化, 因此律仪中并 没有禁止食鱼肉的戒条,所以今天 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僧人以及 北传中的日本僧人都允许吃鱼肉。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期,也还来不 及形成中国特色,汉地僧人食素是 在1400多年以前,由南朝的梁武帝 萧衍首先提出,所以素食是汉传佛 教僧人特有的规定。

    梁武帝萧衍虔信佛教,曾三度 以身舍佛。因其对佛教经典熟稔于 心,根据佛经“戒杀生”的规定, 于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 帝写了4篇《断酒肉文》,并在皇 宫“凤庄门”集僧尼1000余众, 宣唱此文。此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 尼“食一切肉”的主张,并以“王 法治问”的强制措施严加管制, 从

    我的健康我做主

    而形成汉地僧人吃素的制度,并一 直坚持至今。同时,梁武帝还提倡 臣民吃素,并规定祭祀天地神明祖 宗的供品,不准用三牲猪头,而改 成面粉做的牺牲品。自梁武帝规定 僧人吃素之后,佛教倡导素食可谓 最力,很多大乘佛教经典明文规定 不得食一切众生之肉,并以因果报 应、三世轮回观点论证食肉之过 失,因此素食便结下了源远流长的 佛缘。

    过去, 素食常常与持斋念佛联 系在一起,佛门净素是素食的主 流;但近年来,健康、环保、慈 悲、和平理念的推广,使得民间素 食成为时尚,甚至成为个人品位高 雅、现代意识浓郁和一个城市文明 进步的标志。

    素食的原料, 过去以青菜、豆 腐为主;现在已发展为大豆蛋白、 小麦蛋白、魔芋、菌以及海藻提取 物等。素食者主要吃的是谷物、豆 类、蔬菜、水果、干果及种子。

    民素流行的主要表现为个人 “素食主义”的盛行和各地素菜馆 的兴起。现代素菜馆融合了宫廷素 食、佛门净素和民间各大菜系的素

    食,甚至引入很多西餐的做法。素 菜馆主要有两个门派,  一是仿荤,  重形象逼真、“味妙味肖”;二是 全素,但求原味创新,尽量不使用 半成品,相比之下,后者似乎更趋 时尚。很多素菜馆为了制作纯正精 良的素菜,往往聘请佛门素斋掌勺 大厨;店主很多都是在家居士,菜 馆的布局清静雅致、供奉佛祖,厅 名、菜名会选取佛门典故,背景音 乐使用佛教音乐,用具也会体现佛 教特色,总之在整体设置、细节安 排上都会亲近佛门,同时往往会流 通、助印佛教文化方面的善本。

    现代民素更多积极地接引了佛 教元素,秉承佛教饮食传统和文化 内涵,融合了宫素的精细、民素 的天然、佛素的纯正,选料严格,  制作精细,命名雅致,烹饪技法,  博采众长,色、香、味、形、神、 皿、质、养、声、境和谐统一,可 称为“新素食”。

    总之,中国素食在理念、取 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历经了种种 流变,然而,“新素食”与佛教文 化的亲缘关系仍然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