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曼谷和芭提雅等地交流学习 了解泰国民风习俗

图上:王逸夫老师留影于自家书房及风格独特的书法作品。图下:(左)王逸夫老师莅临泰国访问时影。(右)王逸夫老师参观泰国大皇宫玉佛寺时影。

2566年6月19日至28日,中国知名学者王逸夫老师,应邀莅临黄袍佛国—泰国访问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学习研究深入了解泰国民风习俗。王逸夫老师博学多才,人文知识渊博,对于中泰两国文物、艺术、宗教及其文化脉络及其思想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获得很大成功。
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甚深的研究和重要的心得体会,这在其相关的出版物中可寻得其思想体系的完善。他为人谦恭,对社会一切事物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以诚意待人,也受到泰国相关文化领域志同道合者的尊重与好评。
6月27日媒体对王逸夫老师的专访中,了解到过去王老师曾经多次作为泰国政府的客人应邀莅泰访问,但此次他为了深入了解泰国,深入泰国曼谷和春府芭提雅等地访问学习,了解关注泰国民俗风情。本次之行让他感触良多,特别对泰国人民的文化信仰等诸多方面和泰国人民有了一次有效的考察与交流,并深为泰国人民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感染。他非常的希望中国与泰国人民能在中泰一家亲的基础上,多元、多层次的进行相互交流,加深文化互信,逐渐使人们的一生更叫充实,让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王逸夫老师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天津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在交流中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其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其主张多元文化并蓄的人类生存文化理念,深深的影响他个人的言行。在短短的采访时间里聆听了他对佛教思想的不同看法及认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文物、艺术、宗教等多层次的理解。
在中泰两国文化交流方面,其力倡两国文化互近、互亲、互敬、互信的文化理念,并以中泰文化的不同特性做了相对的比较研究,令人闻后顿觉耳目一新。多次表达只有交流、互信才能达成两国人民共同福祉,并引用《吕氏春秋》的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念。
在交流中,他多次倡议两国可以在文化领域启动“中泰多元文化交流年会”“中泰佛教国际文化论坛”“中泰佛教界祈福世界和平吉祥法会”将中泰文化在民间层面上升到另一高度,以文化促进商业进步,经济互利发展。
这次采访过程中作为一名在泰的华裔新闻工作者我也深深的感到责任的重大,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共同富裕、共谋和平、共谋发展,才是最美的旋律。
让我们共同携手凝聚一颗颗爱国志子之心为世界、为人类、为我们做出贡献。最后热情地希望王逸夫老师再次莅临泰国,为泰中两国的伟大友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