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箱上标心愿?宪法保护协会:背离佛教教义 需整改!

本报讯(卡卡编译)3月25日,泰国宪法保护协会秘书长诗素挽表示,龙仔厝府塔迈寺的住持Phra Uthen为“西瓜溺水事件”的两位刑事案件嫌犯剃度一事在网络上饱受争议。社会舆论对于是否应该为两人剃度一事议论纷纷,这也使得邬藤大师的很多弟子都将自己车上印着的塔迈佛寺的贴纸揭下来,以表达不满。

诗素挽补充道,最近社交媒体上还发布了塔迈寺功德箱的照片,照片上共排列着20个盒子,功德箱是透明的,可以从外面看到内部的情况,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每一个功德箱上都标有一个心愿,而且有些心愿还很奇怪,比如:希望可以中大奖,希望可以舒舒服服,希望找个有钱的对象然后躺着当咸鱼,希望找到灵魂伴侣,希望对象爱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财富,希望获得遗产,希望有魅力等等。

诗素挽表示,标在功德箱上的各种心愿并不是用来试探信徒内心的策略,而是赤裸裸的“佛教商业”,利用人心欲望捞金的工具。同时,这些愿望在许多方面都与佛教教义相悖,这种做功德的方式是出于功利心的,并不是以清净心捐钱造功。这里的每个功德箱都充满了私欲,但是香火的捐赠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接受者脱离苦海的不求回报的真心,令人远离吝啬、自私、贪婪,使得人心更加明亮、洁净。

然而,上述功德箱上的心愿却给人们带来了贪婪,比如:希望得到别人的财富,希望继承遗产。而且如果要继承遗产,就意味着家里要有人去世。席素万表示,上述行为对宗教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佛教来说有有害无利。根据2017年宪法第67条的规定,国家必须对佛教予以保护,促进佛法的传播,以发展心智和智慧,而不是教人自私或引起任何贪欲。

此外他还补充道,因此泰国宪法保护组织协会向国家佛教办公室提交了投诉信,希望他们介入调查,并命令塔迈寺停止这种在功德箱上标心愿的行为,要求对寺庙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问责,以免树立不良榜样。